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 硬创公开课-珠海名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张超:医疗大脑是个比较笼统的称呼,简单来说是一种知识库,加上基于此的逻辑推理和计算。它可以泛指医疗从业人员的智慧总和。具体点说,它具备诊断、治疗的能力,可以独立提供用药辅助、分诊导诊、健康咨询等服务,也可以高质量的辅助医疗从业人员完成某项工作。
对我们的医疗大脑来讲,患者医疗健康行为需要的能力、所有医生行医过程中的知识辅助能力我们都会着力去构建打造。
雷锋网:相比百度的医疗大脑和IBM ,康夫子的特别和区别是什么?
IBM 目前重点在肿瘤领域针对医生提供辅助决策功能。区别是,我们:
1. 现阶段重点是针对常见的3000种病进行建模;
2. 在服务对象方面,除了辅助医生,患者辅助教育也是我们重要的服务对象;
3. 在医生层面,我们的医疗大脑又分为基层全科医生和大医院专科医生。
我们和的场景和方法不太一样,它大的框架是问答、搜索的框架,同时融入了多种( 如 知识图谱)。我们整个医疗决策系统是基于知识图谱做推理。技术上讲,对肿瘤这样的疑难杂症,诊断用的维度非常高,但常见病的维度没那么高。这两个方面带来的挑战不一样,我们是从常见病入手,把服务的范围也会扩大。
我们的医疗大脑和百度医疗大脑在某些方面有着相同之处,都致力于辅助网民提供医疗信息服务。差别是:
1. 在数据维度,百度医疗大脑数据来自百度医生APP上医患之间交流数据;我们的医疗大脑定位在医疗级产品,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来自权威的医疗文献和电子病历数据。
2. 在做事的路径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我们作为一家初创型公司,会选择更适合其发展的路径。
雷锋网:目前国内做智能诊断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从时间上分,有传统派和新兴派。传统派是指类似决策树专家系统医疗智能问答,知识库依靠专家构建,诊断逻辑也基于专家书写的等等。新兴派是指利用AI技术,利用计算机从海量文献数据中构建知识图谱,并根据历史经验自动学习诊断逻辑。
从类型上分,有基于文本从症状、化验入手做智能诊断的,也有基于图像从CT图片入手做智能诊断的。
传统派的诊断系统,受限于知识库的规模和复杂的医学逻辑表示,疾病的覆盖率和诊断的准确率都不够高。新兴派在这块整体上要好于传统派,但由于研发时间短,目前仍无法达到可用状态。
整体上智能诊断还处于初期,目前没有可以实现大规模商用。
雷锋网:智能诊断最重要的技术挑战又是哪些?非技术上的挑战呢?
技术上,我们现阶段认为智能诊断的底层核心是知识图谱,诊断的过程是基于知识图谱实现的推理过程。知识图谱的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智能诊断的瓶颈。另外就是应用上的挑战,智能诊断不管服务谁,在应用场景上有很大的差别,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效果。
在非技术上,重点要让老百姓及医疗机构认可或理解这套诊断逻辑。
雷锋网:做好智能诊断的标准主要是哪些?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笼统地说,好的标准要靠效果说话,也就是说:
诊断的准确率要高;
整体过程可解释、可干预,可以让医生等专业人士随时干预;
可以输入多种类型数据(除了症状,还有用药史、化验检查、诱因、遗传史、个人史等等);
另外不同服务对象的诊断系统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智能诊断是用来服务医生,除了核心诊断能力,还需能结合医生所在医院科室的医疗习惯。
如果智能诊断用来服务患者:
1. 需要做患者语言理解,因为患者描述的语言和医学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异;
2. 要像医生那样思考,同患者交互,获取对诊断有益的数据。
雷锋网:对你们来说,做智能诊断,数据来源和获取方式有哪些?
对康夫子来讲,数据主要来自如下三大方面:
权威的医学文献,如:医学数据、诊疗指南、以及相关论文;
病历数据;
互联网获取科普资讯、医患问答数据等。
前两部分数据用来构建知识图谱,训练诊断逻辑。互联网数据主要用来做患者语言理解,患者可能会有一些不标准的描述,比如“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些词在医学上没有对应的匹配,需要计算去理解。
雷锋网:有的医学文献,经验证是与事实存在偏倚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个问题怎么看?
错误是肯定有的,但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要想办法降低并消除这种错误。大概有如下思路:
1. 相信更新知识,相信更权威的知识;
2. 因为知识是通过知识图谱表现出来的,所以,可以针对知识图谱进行一些推理计算,及早发现某些矛盾,进而安排人工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