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医院远程探视系统 医共体怎么实现互联互通?这家县域医院给出了这4条经验

2023-10-18 11:27

一个村民的互联网+医疗经历

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各地陆续复工、复产。经历此次疫情“大考”的医疗共同体,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作用,为后期医共体内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思路。现结合湖北宜昌县秭归县医共体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做以下分享。

一个村民的互联网+医疗经历

两河口镇天池垭村村民李某在当地卫生院就诊,由于病因不明,当地医院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联系秭归县人民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专家组通过连线和数据共享调阅患者病历资料及检查结果,并通过网上问诊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通过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中心会诊了患者血生化及CT影像等检查结果,考虑患者病情较重,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两河口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通过网上平台进行预约,患者被救护车转运至医院后直接入院进行治疗。经过县人民医院诊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县医院通过与两河口镇卫生院沟通将患者及时转回乡镇医院做下一步康复治疗。经过比较,患者住院费用较以前同类病人明显缩减,而患者诊疗效果相同,信息化作用不言而喻。

怎样才能让医疗共同体内信息化互联互通,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点着手。

1.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高点站位。围绕《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行动的指导意见》,科学制定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案,拟定建设进度、落实效果评价。研究制定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稳步实现区域内就诊信息互联互通。

二是强化认识。医共体内多次举办信息化建设沟通会及培训会,充分宣传“互联网+医疗”优势,转变医共体成员单位内旧有观念,提升医共体单位卫生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为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动奠定坚实基础。并及时召开各类沟通会议,研判研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

三是加强指导。建立医共体牵头单位院领导包保联系机制,定期组织院办、信息科、医务科、护理部、信息化公司等相关工作人员赴乡镇医共体单位对接信息化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制定解决措施,做到立行立改,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健康持续性。

2.强化工作保障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县卫健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医院也积极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筹资金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及维护更新等。

二是强化设备保障。建设信息化机房和备用机房互联网医院?协同,完成异地容灾体系建设。为区域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添置信息化设备,并对HIS系统进行升级,通过VPN专线以数据与服务集中的系统模式,实现区域内医院HIS、电子病历系统信息共享,并依托数据平台联通医共体内部业务系统,完成了医共体内的医疗资源以及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三是强化队伍保障。配齐配强信息科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储备,并“送出去、请进来、自己学”等方式不断充实信息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信息公司沟通,在医院驻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和维护。

3.落实精细管理

一是制定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医院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授权审批、数字证书认证、信息资源共享安全等25项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信息化科室人员岗位职责、信息机房管理制度、数据保密及备份制度、信息统计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监管制度、信息故障应急处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定期研判制度等。

二是建立信息化无缝对接体系。定期组织召开医共体单位信息化管理碰头会议,因地制宜调整和更新信息系统服务体系,协调推进区域医共体内信息化建设,注重“上下贯通”,也注重“左右协同”。

三是保障信息化运行安全。实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医共体成员单位内信息管理负责人落实安全保密协议,强化信息化管理保密制度的落实,分清任务、厘清职责、界定权限,确保信息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数据分层授权,即乡镇医院可调取本区域的患者检验检查病历信息,县级医院内部科室间仅能调取本科室患者信息,其他需要必须通过医务科、信息科及分管领导授权后方可调阅。建立身份鉴别机制,相关人员必须通过密钥和本人设置密码方可进去自己网络信息操作界面。建设电子签名的数字认证系统,确保医师病历文书、检查诊断结果的权威性。严格落实异地容灾及数据备份管理。

4.加强信息运作

上一篇:医院可视医护对讲系统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返回
下一篇:医院可视对讲机系统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高质量、全周期、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