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电话
135-3656-7657
售前电话 : 135-3656-7657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自2008年下半年来,对外贸易的下滑使得运输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国际空运和海运的货运量在11月分别比200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和14%。国内方面,包括铁路、水路、公路和空运所有运输形式的货运量增长率均无一例外地也开始大幅下降。相应地,因为经济放缓而出现的运力过剩,几乎迫使所有运输物流的相关领域出现了降价风潮。目前仓储企业的毛利率已降至3%—5%,运输企业只有1%—3%。
降价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透露,目前已有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在经济发生波动,增长率下降的状况下,尤其是在市场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向时,最先支撑不住的,就是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型企业。
物流企业为什么开始支撑不住?让我们探讨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 行业特点因素:
物流患了服务行业的通病——“客户群流感”。
由于物流行业属于服务行业,所以受用户的行业状况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基本上可以说,当物流行业的客户群得了感冒,那么物流企业也会立刻被传染,可谓是“用户兴,则物流业兴,用户疲软,则物流行业疲软”。众所周知,自2007年起,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南方制造业就已因欧美的金融危机而大量倒闭,这些物流行业的主要“大宗客户”的倒闭,致使物流行业尤其是海运行业受到剧烈震荡。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东,这些企业群体式倒闭,致使其相关的一系列供应链和服务链发生连锁反应。制造行业是物流行业的主要客户群体,物流更是制造行业的第一链条,所以物流行业随着制造行业的波动发生震荡是其必然趋向。其发展态势,即便是全球货轮行业巨头马士基的广州分公司也难以幸免,何况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国内,政府进行经济转型调整;国外,金融危机催化导致
近几年政府有意在把国家经济从“生产制造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缓慢转型,但物流企业的制造业客户却未能快速转型。中国不可能永远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政府在几年前即早已采取政策限制生产含量相对偏低的产品出口,并不断加强加快。2007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各项关税调整是“为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节能降耗,鼓励原材料进口”。内部的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加上外部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催化了大量竞争力不强,高耗能低附加价值的生产企业倒闭。中小物流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流动资金少,但每天汽车、火车、轮船、人员工资、物业租赁都需要大笔流动支出,一旦资金断流,则其命休矣! 客户企业倒闭,或是客户转而选择其他价格更低或服务更好的物流服务商,小企业本身客户不多,在无业务的情况下,资金又有限,则企业经营风险陡然升到“致命”高度,无力应对的企业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