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病房床头呼叫系统 医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

2023-10-18 12:37

本文作者丁卫峰,在温州医学院从事医疗行业信息化软件的开发,通过「肉饼铺子」公众号发表了医疗行业信息化怎样改变看病难?,今天是第二篇。

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有各种各样的厂商来拜访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解决方案,资料堆满了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其中不少的厂商都会提供互联网服务接入,但是服务内容极为同质化,其提供的功能无外乎是:

预约挂号平台;医生排班查询;检查单查询;检验结果查询;健康档案;电子病例;在线支付;在线咨询等这些功能。或是给病人使用,或者是提供给医生用的:建立病友群,随访,提供咨询,远程诊断等等互联网医院系统,极少看到有什么医疗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能超出这些功能。

不管是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不外如此,功能极为同质化,可能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些厂商会建立平台,比如趣医网,有些帮助你建立自己所属的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而已。

从接口方案、安全方案、甚至推广方案上,几乎也都是一样的:Web ;内网前置机;外网前置机;外加网闸。有钱的公司,硬件全送;没钱的公司部分提供硬件。研发费用也不用医院出一分钱,厂商设法找第三方出资。地推,展架,海报,让病人安装App,返现奖励,挂号成功返现,完全就是贴身肉搏战。拿钱洗地,看谁钱多,占领大部分市场,或者看谁先找到商业模式。

这些服务,平台型,一站式接入的厂商,对于医院而言吸引力其实不够。那么医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呢?

首先我们看医疗领域的受众主体:病人,医护人员,医院。医院是B端,病人是C端,医护人员既是C也是B。

综合起来的服务需求:

现阶段从医院角度希望能够提供给病人的一些服务,从设计角度来说,基本有两个思路。

第一种思路把一些和医技无关的服务放到网络上。比如取检查检验报告,查询住院明细,查询收费情况,预约挂号等。这些服务的特点是无需特定的医护人员参与,病人可以通过自助的方式完成。这种模式属于轻应用,接入点有微信,App,网站,支付宝之类的,大部分厂商也都是从这个角度来接入医院。实质上毫无新意,对于医院没太多影响。最大的作用是减少院区人流量。

第二种思路是云医院系统。由医院方直接提供在线就诊服务,把一些初诊,检查和检验项目开单工作提前到病人来院之前处理掉。这种方案是院内医疗服务的扩展延伸。

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就医体验,好不容易排好久的队伍,轮到自己就诊,结果医生稍作问诊之后,往往要求去先去验血验尿。然后病人不得不重新去缴费,排队,检查,再回到诊室,医生才会根据实际检查出来的数据来进一步诊断。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好几个小时。

这个流程从医院和医生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正常不过的。比如一个发热,很多病症都会引起,总要详细检查下才好确认。从病人角度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好不容易请假出来,花那么多时间挂号,排队。见到医生,你就问了两句话,「发烧多久了?」,「有没有咳嗽?」就让我去验血验尿拍片,「我这是感冒啊,你到底会不会看病?」这个时候脾气好的病人,脾气不好的病人都会心里不爽。如果有一项服务,能把这个步骤安排在见到医生之前,病人的感观就会大大的不同,只会说「赞」。

要做好这种模式,医院不能让坐班医生来处理,否则这样会大大增加医生的工作量。更好的模式是医院需要安排类似呼叫中心之类的部门,让数位专家带领轮岗医生提供在线服务互联网医院系统,但是首诊负责制会影响到这种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属于重应用,没有整体性变革,很难实施。

总之这两种模式还是依然不太给力,不是影响力太低就是实施成本太高。

综合上面的思考,医院互联网服务的两个核心维度基本可以定义出来了:第一,医疗服务流程介入程度,第二,医护人员介入程度。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到,目前常见的一些服务,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流程介入程度都很低,从而对于医院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哪个平台影响力大,就接入哪个平台。

上一篇:医院叫号系统 【新智造 新江苏】智慧城市的未来这样打开
返回
下一篇:医疗排队叫号系统 智慧医疗系统开发项目
Baidu
map